贵州独山县突然成了网红县,这背后出名
2022/10/6 来源:不详作者海军山
7月14日,自媒体工作室“观观视频”发布了一个“独山县举债亿怎么花”的纪录片,通过实地走访与披露独山县举债大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如今出现许多工程停工与烂尾的现象。一时让全国网友震惊不已,这个西南小县城——独山县一下子成了全国知名的“网红县”,但出名的原因却着实有点“尴尬”。
一、独山县为何能举这么多债务?
视频介绍独山县举债亿,大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花费惊人,有网友感叹,东部二线城市都不敢这么花。但是客观地说,如果这些工程全部都能顺利完工的话,的确能让独山县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但遗憾的是,年独山县GDP只有近百亿,同年财政收入不到10亿元,以远超全县财政收入规模来举债,极易造成无法偿还的“债务风险”。
独山县举债能从前任县委书记潘志立说起,其主政独山县八年,年12月被免职,年3月被查处。潘志立大规模举债,让这个总人口不到40万人的山区县人均负债达到10万元。
这位前任县委书记为何能举债如此多?仅凭其独断专行,“一言堂”的方式显然说不过去,必然有一些“未披露的本事”才行。这让人想起了“老赖”贾跃亭的本事。贾跃亭举债方式,就是“画饼,讲PPT故事”来融资。也许潘志立也和贾跃亭一样,也是一个“讲故事”高手,讲到连上级都信了,才会给独山县留下如此巨大的地方债“黑洞”。
所以,对投资人来说,“听故事”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分辨“真假故事”才行,否则最后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这些建得七七八八的建筑“命运”何去何从?
认真梳理行,便会发现独山县修建的近百个项目中,有一些重点项目的规划与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放在一个山区小县城的背景下,就显得有些特别夸张了;如果是放到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去,倒觉得没有什么。
景区中的水司楼非常宏伟单独投资2亿元,号称“天下最大”的水司楼酒店,其实也是一个规划近平方公里,计划投资70亿元景区中的一部分。但高达70亿元的投资,也让人怀疑景区如何能收回成本。独山县虽有一些旅游资源,但远没有达到像黄果树瀑布那样的顶级旅游资源,所以撑不撑得起70亿元的投资规模,实在令人怀疑。
水司楼另外,独山县还建有多个规模宏大、设计超前的科技、数据产业园园区,甚至还规划有大学城等,这个设计规划,连一般较大的沿海县城都不敢想。如果这些项目能顺利完工当然是好事。但到目前为止,真正完工的却只有如故宫一般豪华的县级博物馆。
独山县中还有一些让人难理解的建筑,比如盘古庄(特色小区),看上去倒像是规模宏大的祭坛。此外还有许多庙宇等不必要的面子工程。人们有理由担心,这些已建得七七八八的建筑,其“命运”何去何从?如果不能及时完工启用,大部分建筑可能会荒废掉,投资“打水漂”。
县城博物馆独山县政府在网上的“纪录片”发布后,很快作出了解释与澄清,称县政府现任班子已按上级要求进行了逐项对照整改;通过对现存的67个项目,进行续建、缓建、转建和压缩建设规模等方式,分类分批推进整改。网友希望能如愿处置完成,这可是亿元的债务资产啊!
三、山区县城脱离自身发展实际,大搞旅游合适吗?
看完这个纪录片后,尽管对纪录片中的评价不能完全认可。但网友也不得不认真思考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脱贫致富的方式。这种以旅游为“抓手”,大规模过度举债发展的方式是否适用于西南广大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盘古庄“社会与视界”认为,很明显独山县大规模举债建设项目庞多,大大超前当地山区发展的现实。当地缺少多样化、成规模的产业;缺少足够多的消费人口;缺少发达的教育等背景下,盲目大规模超前举债发展有“杀鸡取卵”之嫌。而不顾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吸引力,不精准预测旅游人数的实际增长量,通过大规模投资景区,加搞房地产方式去发展旅游,很容易陷入债务“黑洞”去。
从这些近百个停工(烂尾)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区县城百姓渴望迅速改变山区落后面貌。但饭是需要一口一口地吃,欲速则不达。期望一次大投入就能解决当地几千年来的落后,显然不太现实。
同样是举债亿元,如果将这些资金优先投入到当地农村、乡镇的产业扶贫中去,大力绿色生态环境保育,果树种植;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提升当地传统文化,也远比现在单纯地建一些楼堂馆所要强得多。当地群众也受惠更多,不像现在外表只有“一张皮”,内里却“很空洞”。没有特色产业、民俗文化与人气支撑的山区旅游是吸引不了太多游客光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