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佳话德化避暑散记高山流水,知音和
2023/7/16 来源:不详文:闵强
书:郭钧西
跋:冷光辉
《德化避暑散记》全文
文:闵强
闵强先生
丁酉盛夏,厦门热浪袭人。虽已立秋,三伏天的暑气不见尽头。笔者携妻自驾游,往返约五百公里,分别至德化九仙山国家级4A景区,和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避暑十日。置身海拨近米高的野山闲云间,耳目一新,顿感神清气爽,換了人间。
首日当天,风尘仆仆,猎奇尤盛。行至九仙山,属福建境内戴云山脉主峰之一。车临山足,仰望山巅,见一线陡峭木桟道,高约余米,可拾级攀至峰顶。登山者皆中青少年。笔者係翁妪结伴同行,颇为罕见。招致青春伴侣称道,兴致平添。山腰处,存隋末唐初建造的灵鹫岩寺遗址,又依稀可见标注“一方净土”残缺石坊之仿古修复,还有隋末邹公祖师有求必应之传说记载。尤以唐代石刻巨幅弥勒造像而闻名。近观幽洞,奇岩兀立。登高远眺,峰峦叠嶂。在山巅风雨亭内歇脚,似感秋风萧瑟、寒意阵阵。与闹市蒸茏般暑气相比,愰如隔世。
(此图来自网络)
次日,心静如水,渐入疗养佳境。九仙山景区住地约米海拨高。依山傍势,错落有致,建成北欧风格小木屋别墅约50幢,餐饮及观景车辆,一应俱全。休生养息,更觉光隂似箭。谈笑间,又见夕阳无声地迷失在山麓之中。入夜,曲径漫步通幽,空翠落庭悦目。
第三天中午,艳阳当空。茂林掩映石铺路,山谷步行千余米。沿途溪水潺潺,满目石怪树奇。穿过一片茂林修竹,却见一方平静湖水,约二十亩大小。正疑空山无去处,却临天池好观鱼。山林鸟语不断。湖面有桥存亭。天地山水林间,小隐而享万物。第四至六日,为解闲庭信步之寂寞,自驾游方圆十公里范围,于乡镇集市间体察民俗风情为乐事。或于湖畔观鱼垂钓,或于市场买卖砍价,或与村民闲聊生计。老伴品尝白鸭熬汤,称其清香,此山独有。第七日,转道石牛山主峰景区。虽冠名“国家地质公园”当乘车绕行九九八十一圈,至米海拨高山顶。放眼四周的山峦天际线,平坦无奇。只怨身在此山中,难识此山真面目。
峰顶醒目处,坐卧双牛石雕,係村民热心捐建,貌似宏大,热闹凑趣。笔者却颇感此石雕坐落位置,与景区总体规划有失均衡。至于多处呈锥状花岗岩奇石,碑文刻注为“天网”,亦难以让人置信。该罕遇地质地貌,虽极具观赏颜值,也应由国家权威机构论证发布,以正视听,以扬其名。
(此图来自网络)
第八日夜,位于余米海拨高之景区住地,突现闪电雷鸣,随即大雨倾盆。晩餐间,邂逅泉州市府公派石牛山旅游资源考察队,冒雨兼程。显专业素养,赞敬业有加。交谈间,叹惜游人稀疏,客源不出泉厦。提升旅游品质还任重道远。
第九日清晨。行至隶属石牛山景区之“岱仙瀑布”顿感柳暗花明。如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笔者只闻“岱仙瀑布”其名,而不知是石牛山的组成部分,更未见其壮观实景。今日一面,如梦初醒,惊叹石牛山景区果然不负“国家地质公园”盛名。
从德化县城驱车约40分钟,再乘景观车4公里。年青人在山涧步行兼攀登木桟道约15分钟,而笔者以古稀之龄,携老伴亦步亦趋,以30分钟抵达木桟道平台而驻足。再行攀登则望梯兴叹。此时,洪水渲泄声已由远而近传来。稍倾,透过茂密枝叶,找准最佳视角,即可遥望瀑布全景。只见悬泉飞漱,沿峭壁汹湧而下。而另一侧瀑布,则如涓涓细流,顺着石壁呈连续帶状,缓缓溢出。
诧异中又闻导游眉飞色舞,炫耀称道:大水季节,这里的瀑布整体宽度达米,高度米,从石壁飞流直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壮观。甚至可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媲美。云云。
话虽如此,念及北宋苏轼在《石钟山记》所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言而极之,笔者将信将疑。惟感天下景点,多先声夺人。石牛山有如此壮观之瀑布,却名不经传。感慨之余,迅即摄像。倾刻间,瀑布散落无数水汽点滴,在日照下,眼前竟莫名出现彩虹。高山空气被水汽所淋,按照光的波动学原理,导致有几秒钟的美丽瞬间,彩虹稍纵即逝。无论是摄影者,还是观影者,有幸能零距离见此景像,此生还有几回?笔者窃喜,可谓本命年巧遇彩虹之鸿运。清华挚友赵长风在目睹照片后,从北京发来即兴五言诗如下:
漫步野山腰,仰观闲云飘。
踏溪淋飞瀑,凭栏暑顿消。
笔者久居厦门,惟知德化以瓷器闻名天下。而对邻近二山避暑胜地,则孤陋寡闻。岁暮已忘夕阳,难得闲情逸致。蒙德化友人其明兄热诚接待,推荐引导,方得开窍,一行顺畅。
第十日返程。早餐毕。避暑意犹未尽,临时擅改行程。由高德地图导航,试探性驱車60公里,就近寻迹永春牛姆林“国际生态植物园景区”。结果事与愿违,竟误闯深山老林几公里,方见告示。为提升景区品质,业已全面封林,谢绝参观。无奈,悻悻然打道回厦。翁妪作伴当人生无悔,旅遊歧途亦随遇而安。
下山绕行后,又途经七八处隧道群,长则三四千米,短亦四五十米,隧道间隔也只有百米余。驱車每每进出洞口,如动漫过山车之起伏。所幸涵洞照明均达国标。闽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诚非易事。
笔者顾影自怜,全程自驾往返,何以乐此不疲?
其实,盘旋山路虽望而生畏,却有游览专车效劳。仅首日启程公里,第十日返程公里,全程高速,每百公里在服务区略作休憩,疲惫无存。
平日,车停景区驻地,如李白之五花马羁于门前,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积十五年之驾车经验,以长者沉稳心态,每日在周边自驾代步。少则几公里,多则十几公里。以车代步,何累之有?
行文至此,至交徐远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