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背后的多彩贵州

2022/11/25 来源:不详

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071.html

梵净山。何远志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供图)

长碛古寨秋意浓。秦刚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供图)

侗族刺绣。杨龙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供图)

公路修进布依寨。秦刚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供图)

自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以来,共有34个自然保护地跻身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其中,贵州占两席,分别是梵净山和荔波茂兰。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贵州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作为“文化千岛”,如何令其多姿多彩的山地文化成为旅游发展中的有趣灵魂;在贵州,“科技+旅游”是否正在颠覆着人们的传统认知,为新时代旅游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随着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魅力贵州世界共享——多彩贵州热词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对外发布海外受众点赞量最高的一组“贵州热词”,分别为:安顺黄果树瀑布群、西江千户苗寨、中国天眼、铜仁·梵净山、侗族大歌。日前,本刊特别邀请到省内外文化旅游界的资深人士、学者专家分享这些“热词”背后的发展之路。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探索

在前不久贵州举行的“旅游两会”上,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地旅游”为主题的世界名山(梵净山)对话,代表了未来生态旅游的方向。

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张亚平看来,早在年,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就在保护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技术指导,年,贵州发布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荔波宣言》,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年适逢荔波宣言发布10周年,我相信相关对话成果将对国内外山地型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张亚平说。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早在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梵净山,多年来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

铜仁市副市长叶栋槺表示,依靠“一条例一规划”,梵净山保护走上依法治山、依规治山的快车道。坚持“区内做减法、区外做加法”“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的保护管理思路,为山地旅游发展开辟新路径。

“靠山吃山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的传统,为了调动周边社区老百姓参与梵净山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建立了社区共管共建机制,梵净山下的寨沙侗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叶栋槺说。据悉,“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制”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作为一座浑然天成的大公园,贵州多样的山地、甘甜的清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等自然资源,让游客流连忘返。并从中涌现出安顺黄果树瀑布、铜仁梵净山、毕节百里杜鹃、荔波大小七孔等一批以自然山水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坐拥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黄果树”,经过多年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安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安顺市副市长汪文学认为,近年来,贵州旅游业进入“井喷式”发展,安顺与全省各市州齐头并进,并展现出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交通便利,从贵阳到安顺如果搭乘高铁只要半个小时,自驾也仅仅一个多小时,可以说是同城状态。其次是旅游资源丰富,安顺全市风景区面积占幅员面积12%以上,江河峡谷、峰丛石林、森林湖泊、暗河泉水,构成了壮美的喀斯特山水画卷。其中,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大景区,周边蕴藏着一系列优质的乡村旅游点。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以‘黄龙屯格’为基本骨架,联动周边乡村旅游点、历史文化街区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汪文学说。

文旅融合赋能产业发展

以文彰旅,以旅兴文。对于今天的游客来说,旅行既是一段景观之旅,更是一段心灵之旅。游客对于旅行目的地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猎奇,而更注重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

“我们现在理解的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饮食、民俗风情、艺术宗教等内容,涵盖性强,综合性高、关联度广,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但是文化资源不等同于旅游资源,必须对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才能确定文化资源是否适合被开发成为文化旅游资源。”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春宇认为,贵州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文化旅游产品,在黔东南就有丹寨万达小镇、石桥古法造纸文化小镇、镇远古镇、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隆里古城、剑河温泉等。

杨春宇分析,这些文化旅游产品做得好的原因首先是资源基础比较好,原有的文化资源特色鲜明、保存完好、可开发利用度高;其次是地区重视、合理开发、科学规划;最后是得益于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大力宣传。

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殷红梅看来,旅游只是一种现象,在人们旅游的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体验。所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只是文化表现的一个载体。

殷红梅认为,在贵州文旅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有内容、有功能、有空间、有市场。通过市场需求来定内容,而不是简单地把贵州的山和苗寨组合在一起。

“贵州现在的民宿越来越火,事实上就是抓住了小众群体对于诗意空间的需求。功能则是指要多方面地开发附属性产品,以此满足游客的需求。通过讲故事、文化体验、文创产品,将每一个旅游空间都做成产品。”殷红梅表示,贵州有很多苗寨和侗寨,但在面向市场的过程中,有些可以做成观光型,有些可以做成深度体验型,有些则选择间接地参与,比如提供农副产品、提供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在贵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江千户苗寨和周边村寨的关系。

作为贵州极具标志性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近年来,苗绣频频绽放在国际舞台,受到好评。更有不少国内的设计师和服装品牌主动到贵州采风,将苗绣元素植入时尚并推向市场,很受消费者喜爱。

在民族服饰研究专家、中国民族博物馆原副馆长韦荣慧的记忆里,年10月,法国中国文化年在巴黎隆重开幕,国家民委推出的“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服饰展演”作为开幕式的重点项目在卢浮宫上演,并以精美的苗绣开场,让坐在台下的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看得如痴如醉。皮尔卡丹说,过去他认为中国没有高级时装的历史,看到苗族服饰上的手工刺绣,他的认识改变了。

科技创新描绘美好未来

随着信息化与网络智能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消费者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复合化、定制化、智能化、个性化。其中,对新知识的需求、对了解不同文化的需求,对探索未知领域的需求显得非常突出。

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秘书长何亚非看来,“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开放、包容、相互尊重的消费者市场,需要教、科、文、旅的整合和融合。从世界范围看,美好未来,美美与共的新世界必然是以开放、包容、和谐为追求方向。”何亚非说。

今年夏天,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邀约了全国20多个城市的家庭前来贵州研学旅行。三川玲认为这次旅行刷新了大家对贵州的“三观”。

“作为正在改变的中国之缩影,过去10年,也许北、上、广、深的变化并不大,但贵州的变化绝对是惊人的。大家没有想到,既往印象里那个‘欠发达的省份’,能够拥有国家级的大数据中心、领先世界的‘中国天眼’等,同时这里所有的发展都是可持续的,非常尊重自然和环境。可以看出,贵州在发展中的解题思路也十分先进,和沿海发达地区的解题思路并没有发展中的时间差。”三川玲说。

技术革命风起云涌,正在彻底颠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科技创新驱动旅游产业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新业态、新服务、新体验。

作为中国第一条全程封闭的专业马拉松赛道,铜仁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智慧马拉松赛道全长43公里,沿锦江河铺设,连接铜仁市碧江区与江口县城,与梵净山毗邻。据悉,赛道由中国田协参与勘察设计,并在沿途每公里设置智慧打卡站点,每5公里的打卡点还埋设有中国田协认证的芯片计时传感器。用户可通过在线注册领取芯片进行自我挑战,通过智慧打卡设备对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和成绩进行认证,在不聚集的情况下,在同一地点全天候自助挑战。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的情况下,体育赛事活动尝试的一次自我革新。”贵州省体育局大数据办公室高级工程师黄易认为,体育是新兴的生活方式,会带来新的消费方式,体育旅游之于乡村振兴可以用“回归”和“带动”来概括,恰到好处的体育旅游产品的供给,可以起到相当好的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