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穷路遥稿费不低,死前只有一万块,
2023/2/20 来源:不详他跟新中国同一年诞生,却被亲生父亲含泪送人。
他因为家境贫寒,被迫辍学,却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写出史诗般的巨作。
他自幼家贫,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成名后却沉迷于“精致穷”的生活,穷其一生只留下1万块的财产。
路遥
他42岁便与世长辞,却在死后的第26年,被国家授予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
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对立。一面力求完美创作经典,一面不堪成名后的喧闹;
一面忍受着最寒苦的日子,一面又享受着最奢侈的生活;
一面追求纯粹美好的爱情,一面又只顾自己失掉爱人。
他就是路遥。
即使是身在农村的妇孺也大概听说过的名字,他的著作《平凡的世界》被老师迫不及待的推荐给还在读小学的孩子们,“靠自己”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要求。
依靠自己,贫家立事
路遥并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名叫王卫国,路遥出生于陕北的一户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
一提到陕北,你可能就会联想到漫天的风沙,贫瘠的黄土地,陕北这个地方似乎摆脱不了贫穷的刻板印象。
没错,路遥的家境的确是贫寒的,甚至于以种地为生的父母,因为养不起家里的众多的孩子们,不得不把长子路遥过继给了亲戚家。
年仅7岁的路遥,就这样被父亲领着,各自怀着复杂的心情,紧靠两条腿走了两天两夜,终于来到了延安郊县的伯父家。
在父母起初打算将路遥过继于人的时候,曾试探性的征求他是否愿意,当时小小的路遥,只是因为在家饿怕了,单纯的希望能填饱肚子。
然而真的到了被父亲送走的时候,一个孩子心中的害怕和孤独可想而知。要不是迫于生存,谁又愿意离开自己的亲生父母呢?
可是伯父家的日子也并没有好过多少。好在能供路遥上得起小学,学校离家也不算太远,中午可以徒步回家吃顿饱饭。
有学上,有饭吃的日子对儿时的路遥来说,已经是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路遥的亲生父亲性格胆小懦弱,不敢惹事,不敢出头。
路遥小时候在外面受了气,从来不敢告诉父亲,因为那非但不会得到父亲的撑腰,相反还会落得一顿胖揍,只为了告诫路遥不要惹事,全然不分黑白对错。
在外软弱的人,大多都会对自己的妻子、儿女颐指气使。正是路遥父亲的这种个性,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小他便知道凡事只能靠自己。
这样的想法让他知道,只有学习才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出路,于是他刻苦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很是突出。
可当他小学毕业,打算考入初中的时候,伯父却不让他继续上学,打算让他下地务农。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是因为贫下中农思想的短视,认为小学文化足够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了,会看账本,会算工分,不至于被人蒙骗,足矣。
二是因为前面说过,伯父的经济条件虽然好过路遥的原生家庭,但也依然贫穷。继续上中学,家里实在没有这么宽裕的条件。
可是路遥却不甘心,他要求参加一次升中学的考试,考不上也甘心了。
要是考上了,不让上,那这责任就在大人。
果然成绩出来以后,路遥名列前茅。
这让路遥更不愿放弃读书的机会了,他让几个继续读中学的小伙伴,动员他们的父母去游说伯父。大队领导也帮忙跟学校说情,说明路遥不能按时入学的原因,让学校通融通融。
最后伯父迫于各个方面的压力,只得被迫同意送路遥去县城读中学。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吃饭需要用粮票。
陕北农民旧照
伯父本以为家里可以多一个劳动力挣工分了,这下子还得赔上一个劳动力的粮票,心里很是别扭。
几经争取,路遥跟伯父要来了每天8两的粮票。这点粮食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大男孩而言,根本填不饱肚子。
路遥一面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一面在饥饿难耐的时候去野地里找东西吃,这日子不禁让人想起了长征的红军需要挖野菜、啃树皮才能填饱肚子。
路遥克服困难的毅力是超越常人的,为了读书,他可以咽下所有的苦。
中学毕业后的路遥,回到了农村,作了一名小学教师。
日常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看的多了,心里跃跃欲试,他尝试着自己写点什么,慢慢的他发现,写作竟可以让他摆脱掉骨子里的自卑,找到自己的价值。
24岁的路遥有机会重新进入校园学习,这对热爱学习的路遥来说,是一个必须要争取的机会。
他申请了很多个学校,都碍于他只有初中文化,底子薄弱,拒绝了他的请求。最后还是老家的延安大学接收了他,专业就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中文系。
在大学期间,他更是求学若渴,得到了这么好的机会,他像沙漠里一株饥渴的小苗,拼命的汲取这场甘霖的滋润。
他将自己的时间做了严格的规划,除日常的课程学习外,他还自学了多国语言,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同时不停的进行文学创作。
笔耕不辍,成就文坛
大学毕业后的路遥,选择了文字相关的工作,他在陕西知名的报刊杂志社任编辑,期间一直不断的发表作品,很多作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让路遥真正成名的第一部代表作是《人生》,这是一部中篇小说。
提起《人生》这部作品,路遥回忆说当时的思想还略带青涩,文笔也算不上成熟。这部作品一经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因为当时主流的作品总是将好人和坏人严格的区分,对于人物的刻画过于黑白分明。
他不满于这样的直白的文学风气,致力于刻画出更加真实和复杂的人性,让他笔下的人物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调和出一种更加真实的灰色形象,难以简单的用好人或坏人概括。
果然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在人们的激烈的争论中火了起来。后来还被翻拍成电影,让更多层次的人们欣赏。
这部作品成就了路遥,同时也带给路遥前所未有的迷茫。
路遥虽然擅长写作,但是生活中却不善言辞,不懂交际。
《人生》让他成名之后,每天都有记者登门采访,每天都有导演要求合作。有赞誉之声,自然就有谩骂之声。这些都让路遥不堪其扰,无法承受。
他甚至一个人逃到沙漠里,躺在寂寥无边的沙漠上,仰望着天空,梳理着如麻的思绪,净化者内心的情绪垃圾。走出沙漠时,他想通了,能够与真实的生活和解,甚至对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准备倾注所有的精力,哪怕是呕心沥血也要写出一部超越《人生》的长篇小说。
这部长篇小说要基于真实的历史背景,并能够反映农村、农民、以及从农村走出的人,他们的心境和生活的全景式小说。
这个目标是宏大的,路遥也是认真的。
对于战场上的战士来说,他的事业甚至不惜搭上性命。而对于一个有真正理想和抱负的作家来说,他要用一生来完成的著作,同样也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为了写好这部长篇著作,路遥阅读过成百上千的文献资料,但这已经不足为奇。为了塑造书中人物孙少平的矿工生活,他甚至搬到矿井下生活、写作。
矿井下的生活是不见天日的,无论是对人的身体还是精神都是一种摧残。瓦斯爆炸、矿井塌陷更是可以夺去生命的危险。
而路遥义无反顾的去了,似乎他的生命只是为了写出这部长篇巨著。他顾不得妻子、顾不得女儿,甚至顾不得自己的生命安全。
为了写好这部长篇著作,路遥沉浸式体验书中各色人物的生活。
写矿工就真是下井,写大学生活就真的去到学校,甚至抄下食堂的菜谱来研究。在那个交通、信息都不发达的时代,他的做法看似笨拙,却也做到了极致。
历经了六年的打磨,《平凡的世界》终于问世,一个沉甸甸的矛盾文学奖,足以说明它的价值,它配得上路遥倾其所有的付出。
写尽一生,悲剧告终
路遥在壮年的时候脱产,攻读了4年的大学,这期间他的生活开销从何而来?
上大学前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他的妻子林达,林达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供养路遥读书。只可惜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最后也落得曲终人散。
在路遥临终前的三个月,林达的身份也从妻子变成了前妻。
路遥这一生的感情经历,绕不开两位女知青,绕不开两位姓林的女子。
路遥的初恋是一位叫林红的女知青,路遥为了她放弃了可以做工人的机会,把自己的工人身份转给了他的女朋友林红。
而林红在此后却把路遥当成自己的人生阶梯,借着这个梯子爬上了更高的阶层,然后轻轻一踢,踹倒了这个不再有用的梯子。
路遥和女儿
那时还叫王卫国的路遥,也因此备受打击。感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遥”这个笔名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
后来还是经人介绍,路遥认识了另一位位女知青林达,热情飒爽的北京姑娘林达,被路遥的才华和奋斗精神所吸引,很快二人便组成了家庭。
也许是路遥吸取了上一段感情的失败教训,这一次他不再是无私付出的那一方。
在感情的初期,林达心疼路遥一路受过的苦,欣赏路遥的学识和才情,相信凭借他不服输的精神,二人的小日子一定可以过得越来越好。
然而幸福和谐的生活没过几年,二人不可调和的矛盾却越来越深。
就像许多投身事业的成功人士一样,如果没有一个甘愿牺牲自己,无私付出的女人,那一定会爆发矛盾。
而林达又怎会像旧时代的女性一样,一味的自我牺牲,而不对丈夫有任何要求。
路遥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多少个日日夜夜埋头写作,甚至为了写作长期离家。
生活上的重担无疑全部落到了妻子林达的肩上,加之长期的情感缺失,二人的爱情之火逐渐熄灭。
其实让林达对这段婚姻彻底绝望的,又何止这些。经济上的压力或许是压垮这桩不幸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路遥出身贫寒,上大学靠妻子供读。
《人生》获奖时,需要去北京领奖,路遥连路费都拿不出来,这一次救济他的是弟弟,而不再是林达,想来那个时候恐怕他和林达的感情就已经破裂了吧。
他的弟弟跟工友借了钱,让哥哥去领奖,而获得的稿费并不比路费多出多少。
随着《平凡的世界》在文化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拥有如此成就的路遥,总该摆脱贫穷的生活了吧?然而路遥的生活方式,或许让你大跌眼镜。
路遥抽烟只抽高档烟,而且一天就要两三包,这方面的花销毫不吝啬。享受咖啡和西餐是他的日常,小资的生活可见一斑。然而他把所有的收入全都用来消费,没有一点储蓄意识。
这样的消费观,在旁人眼里很难得到认同。
可是对路遥来说,创作是他此生的使命,但这过程或许并不快乐。感情生活的不顺,痛苦的何止林达一人,路遥心里一定也是千疮百孔,又无力回天。这点爱好,可能是他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了吧。
他这一生攒下的积蓄只有1万块钱,是几经别人的劝说存下的一笔稿费,在他死后将这笔钱留给了他最爱的女儿。
林达曾无数次的提出离婚,但路遥碍于自己的事业,以及怕儿女接受不了,路遥对离婚一事一拖再拖。
直到路遥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同意离婚,林达什么都不要,只求路遥签字。路遥面对这段已经透支的感情,心里不再有波澜,连离婚这样的私事都交由他的弟弟代为处理。
路遥刚刚在离婚协议上签完字,林达就马不停蹄的离开了这个伤心地,甚至顾不得他们共同的女儿。
回看路遥的一生,文坛上的造诣确实非凡,给中国当代小说的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看路遥的生活,是清苦还是奢侈?就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很难用是非黑白清楚的界定。
回看路遥的爱情,短暂的幸福之后是无尽的矛盾和痛苦,就像他笔下的爱情,没有一桩不是悲剧。
也许人这一生或许没有什么成功和失败可言,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莫过于过上自己想要过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