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上有位教武18年的功夫爷爷,曾是电视

2025/6/15 来源:不详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静

和“猪八戒”打过架,与“唐僧”喝过茶……吴山上有位年近七旬的老拳师崔明伟,是央视86版《西游记》武打设计,曾在剧中饰演过多个角色;他还是中国武术七段、国家级武术散打裁判、国家级段位考评员、省武协特级教练,执裁过省内外大大小小数百场比赛。如今的他是大家心目中的功夫爷爷,孩子们跟他学武术,小年轻找他设计动作拍古风类视频,感受南宋遗韵,过回大侠瘾,“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杭州,看到这里的美丽。”

入图片描述

曾是《西游记》武打设计如今年轻人拍武侠视频还特爱找他

周日早上九点半,吴山上的晨练者起身回家,各路游客开始上山,来来往往甚是热闹。位于东岳庙东侧的“湖山佳话”戏台前,崔明伟顾不得将身上的斜挎小背包拿下来,就和其他两位教练带着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先指导复习已学武术套路,然后集中起来进行体能和基本功训练。

崔明伟今年虚岁69,祖籍辽宁抚顺,5岁跟着父母来杭后,便深深扎根在了这座城市。好动的他儿时和街坊玩伴一起跟一位据说是南少林寺还俗的老师学了洪拳、南拳、咏春拳、内家拳站桩等,后来又到当时设在青年会里的杭州少体校跟着教练们精练拳脚功夫,曾摘得过杭州市武术全能金牌,一把春秋大刀至今耍得虎虎生风。

年轻时,崔明伟在体校当过助教,开过翻斗车、出租车,也办过武馆。年,他参加了杭州市首届武术裁判员培训,不曾想“触电”被介绍到了《西游记》剧组担当武打演员。回忆三十多年前的点点滴滴,当时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最初到剧组时,我以木制戏剧道具大刀做了现场展示,有时拍外景搞联欢会,也会练上几招给大家助助兴。”

年至年期间,崔明伟跟着剧组去过长白山、苍山洱海、黄果树瀑布等景点,前几个月当替身、跑龙套,和尚、道士、文官、武官、小妖精等角色都饰演过,后来慢慢转型成武打设计,根据剧情和体能给演员设计相关动作。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时隔这么多年,最近崔明伟又频频充当起了角色演员。不过不是拍电影电视,而是客串普通人的武侠视频拍摄。

吴山是老城区一座很有烟火味的山,尤其是南宋皇宫就建在山脚下。这两年,越来越多人上那里感受南宋遗风,很多小年轻还喜欢自己写好剧本,换上老底子古装上山拍武侠片。这时候,长年在广场上教拳的崔明伟自然成了他们的求助对象。“有时帮忙设计几个武术动作,有时借我大刀或者我舞大刀一起入镜,有时候请小学员们一起出演,大家玩得都挺开心的。”

吴山上教人练武18年双减后来学武的孩子多了

崔明伟说,自己是年起在“湖山佳话”戏台前教武的。最早时以成人为主,还有来自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洋徒弟。这些年孩子们充当起了主角。每逢双休、节假日,别人在家休息,他则更加忙碌,天天带着孩子们上山操练,“最久的在这里已学了十年,现在在读大学,不过放假时也会过来训练。‘双减’以后,来学武术的孩子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教武地点当初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方面是离家近,更重要的是吴山上一直以来习武氛围浓厚。

“从古至今,吴山上有过很多武士。伍公庙的主人伍子胥就曾是个出将入相的武术祖先,历史上很多典故都和伍子胥相关。”宋室南迁后,以岳飞、韩世忠为首的爱国将领不甘心向金兵屈膝,奋起习武,一时武风炽盛,当时杭州的练武社团有许多。北方被金侵占区的大批难民来杭,也带来了当地流传的一些拳种和器械,它们与原来流传于杭州地区的南派拳种相融汇,使杭州成为当时南北拳种交汇的中心。

崔明伟现在带的这个少儿武术班有近三十人,最小的刚上幼儿园,大的读初中。刚来时有的体质差,动不动就要感冒发烧;有的体育成绩差,跳不远摸不高手上也没啥力气。通过一段时候的训练,渐渐地都有了长进,“我们的学生参加过多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以及其它赛事,获得很多枚金牌。参加中国武术初段位考评,也获得了相应段位证书。学员们通过习武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提高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武德,使中华武术不断传承下去。少年强则国强,虽然他们不可能一个个成为武林高手,但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一定可以遇见最好的自己。”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9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